Pidgin是一经典开源IM客户端,我一直好奇其名字的起源,周末读了《语言本能》一书,方知其来源。书中所指:奴隶或殖民地社会,不同种族被迫混居(或混合关押),他们不懂相互之间语言,以至无法交流。但是出于沟通需要,他们之间很快会产生一种新的语言,这种语言就叫做pidgin。
pidgin(洋泾滨)是自然语言中粗糙、初级、原始的阶段,带有不定性,以实用为主。但是pidgin发展很快,一般经过一代人的使用,就会发展成更成熟,有严谨、得体的语法规则的下一阶段,称为creole(克里奥语)语言。实际上pidgin和creole都不是一种特定的语言,更多指的是一种语言现象和发展阶段。其中有一些诞生不久的pidgin,已经发展成熟,成为一门新的语言。
结合pidgin的多协议特性,不能不说这个聊天软件取名相当巧妙。同时,产生pidgin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的自然现象。这个现象的本质在于揭示了语言产生的客观事实是大脑的一种生理机能,语言能力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语言能力是人类的本能之一,和性能力一样,与生俱来。学习英语、汉语!!这样具体的语言,其实是将大脑中的语言能力通过一种更具体的模式释放出来,这个道理就如:你天生具有一定的性能力,就是需要找个帅哥或者找个美女释放一下。道理是一致的。
这本质上反映了一个客观事实,语言能力受遗传因素影响很大,的确有一些人具有学语言的天聪,而有一些人缺乏这种神奇的能力。我女友当实习老师的时候做过英语家教,其中就带过一个有“阅读障碍”症状的小朋友(感兴趣的朋友Google一下“阅读障碍”,据说很多名人都患有该症)。该同学缺乏的正是这一种大脑能力。这里需要区分一下,大脑的结构保证了某一能力缺失的情况下,其他能力并不会打折扣,因此不要认为缺乏语言能力的朋友就比较笨,他们有着相同的智力。这正好给很多家长纠正一个观念:“我的孩子,x岁就会说话啦,会读写英文,会背多少多少古诗词,所以我的孩子很聪明。”我只能很遗憾告诉这些家长,这充其量能说明你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比较好,仅此而已。
以上是看书有点小体会,感觉有趣,写下来,感兴趣的朋友自行找找相关资料研究。
语言学和认识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然而认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这也是我突然跑去看 史迪芬·平克 著作《The Language Instinct》的原因,因最近在学习《Open Yale Courses: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PS: Linux上还有另一个新秀多协议IM工具叫Empathy,同样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意思是“移情”,没记错的话它属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不得不说一些软件的取名相当有味道。